97亚洲狠狠 久久位,极品少妇伦理一区二区,欧美中文在线,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關于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第4222號建議的答復
信息來源:市財政局 發布日期:2020-12-05 19:24 瀏覽次數:

連財辦議〔2020〕53號  

尹文偉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設立小微企業信用保證基金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財政部門與市地方金融監管等部門密切配合,認真落實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多措并舉積極支持我市小微企業發展。通過政、銀、擔多方聯動合作,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采用直接投資、銀行增信、分擔風險等措施,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動力,營造健康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不斷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促進地方經濟和金融共生共榮,政府相關部門主要工作舉措有:

一、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強化小微企業金融信貸服務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立足行業監管與引導,進一步強化對小微企業金融信貸服務。

(一)加強考核引導。調整完善銀行業機構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體系,優化“支持小微企業情況”指標內容,強化考核,促進更多信貸資源支持小微企業。截至2019年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758.68億元,新增涉農貸款74.71億元。

(二)搭建平臺載體。大力建設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不斷完善平臺金融服務功能,提高小微企業服務覆蓋面和融資可得性。截至2019年末,平臺累計注冊企業1.45萬家,接入平臺金融機構40余家,全年累計解決融資需求35億元,同比增加30億元。

(三)完善轉貸機制。幫助企業解決因臨時性資金短缺導致無法按期償還到期貸款的困境,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截至2019年末,全市共有應急轉貸資金5支,基金總規模4.58億元。自成立以來,累計發生小微企業應急轉貸業務1292筆,累計發放轉貸資金63.69億元。

二、財政部門全面落實各項支持小微企業政策

市財政局會同相關業務主管部門,設立資金池、引導擔保為企業增信、設立基金直接投資和幫助爭取上級資金政策等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一)做優小微企業風險補償基金類產品

近年來,市財政部門遵循“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開透明、風險共擔”的原則,先后推出了“小微創業融資基金”、“科技貸款資金池”、“富民創業擔保基金”、“蘇科貸”、“蘇微貸”等多種支持小微企業發展風險補償基金類產品。通過政銀合作等方式,由財政部門設立貸款風險補償資金作為增信措施,并對小微企業逾期貸款做好墊付和代償工作,引導金融機構擴大投放規模,降低貸款利率,提高政策效應,使符合條件的科技、農業、制造業等領域的中小微企業獲得低成本,低門檻的貸款。省市財政部門共投入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風險補償基金類產品共計2.52億元,按不同的放大比例,帶動69.85億元小微企業融資。

1、小微創業融資基金。“小微創業融資基金”2015年6月由省財政廳和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設立,江蘇金財投資有限公司為基金管理人,設立了基金專戶,承接省市財政資金和工行理財資金投資,開展風險墊付和風險代償。該基金規模為8000萬元,省、市財政各出資4000萬元,按1:15放大,帶動12億元小微企業融資,基金與銀行按照9:1風險共擔。自2016年開展以來,“小微創業融資基金”累計發放貸款3524筆,累計發放貸款金額35.35億元。

2、科技貸款資金池。“科技貸款資金池”由市財政局、銀行、擔保公司,三方合作開展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業務,由市財政出資,資金池規模為2000萬元,由經辦銀行和擔保機構向具備較強創新性和較高科技水平、擁有良好市場前景和社會效益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擔保和發放貸款,按1:10放大提供擔保和發放貸款規模,帶動2億元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資金池、銀行、擔保公司按3:1:6承擔代償責任。自開展以來,“科技貸款資金池”業務累計發放貸款項目數127個,累計發放貸款金額3億元。

3、富民創業擔保基金。“富民創業擔保基金”由市財政部門出資設立,用于為富民創業擔保貸款提供擔保的專項基金,擔保基金委托融資性擔保機構負責運營管理。基金規模為3000萬元,按1:5放大,帶動1.5億元個人或小微企業融資,基金、擔保機構、銀行按6:3:1承擔代償責任,對于貸款15萬元以下的免擔保。自2018年開展以來,“富民創業擔保基金”業務累計發放小微企業貸款84筆,累計發放貸款金額6325萬元。

4、蘇科貸。“蘇科貸”由省財政廳安排資金對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開展省科技成果轉化貸款的風險予以補償,省風險補償資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循"市場運作、政府引導、風險共擔”的原則,其風險責任由省、合作市、合作金融機構及貸款企業共同承擔。資金規模2600萬元,按1:10放大提供擔保和發放貸款規模,帶動2.6億元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對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含)以下的首貸企業,財政、銀行按9:1承擔代償責任,對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含)以下的續貸企業和年銷售收入2000-5000萬元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財政、銀行按8:2承擔代償責任。自2013年開展以來,“蘇科貸”業務累計為266戶小微企業發放貸款金額13億元。

5、蘇微貸。根據江蘇省財政廳與農行江蘇省分行簽訂的《“蘇微貸”業務整體合作協議》約定,結合連云港市的實際,由市財政局、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連云港分行、連云港市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三方在連云港市行政轄區內合作開展“蘇微貸”業務,資金規模為7600萬元,由省市財政共同出資,連云港市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作為“蘇微貸”業務融資風險資金監管人,對融資風險資金進行專賬核算,并負責“蘇微貸”業務的日常管理工作。“蘇微貸”發放貸款總額在一年內應不低于融資風險資金規模4倍,兩年內不低于10倍。資金、銀行按7:3承擔代償責任。自開辦以來累計投放487筆,累計投放金額12.27億元。

6、農擔風險補償資金。市財政局牽頭江蘇農業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連云港分公司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圍繞“拓展職能抓服務、打造平臺促發展”主體,按照“政府引導、農擔塔橋、銀行主貸、企業受益”的原則,打造“政企擔”三位一體主動服務農業中小微企業發展新模式,積極引導金融活水注入我市實體經濟,開展了農擔風險補償業務,農擔風險補償資金規模為2000萬元,按1:20放大,帶動4億元農業中小企業融資,省農擔、銀行、財政按6:2:2承擔代償責任。截止2019年12月底,已累計為655個農業中小微企業和新型經營主體提供擔保金額5.6億元,且絕大部分不需要反擔保。各項增信基金為中小微企業切實提供了低門檻、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資支持,一定程度緩解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另外,我市設立的連農貸、省再擔保連云港分公司也在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業務中發揮了特定作用。

(二)積極引導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提升

市財政部門貼息引導擔保機構拓展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擔保業務,堅持聚焦支小支農融資擔保業務,重點支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以及符合條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優化擔保業務風險補償政策,引導融資擔保機構進一步調降擔保費率,將單戶擔保金額1000萬元以下的融資擔保業務費率降低到1.5%以內,500萬以下(含)的擔保業務擔保費率降至1%以內,切實降低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綜合融資成本。2019年各擔保公司累計為我市中小企業提供擔保31.27億元,我市格斯達等七家融資擔保公司的2020年符合降費條件的擔保業務為55041萬元,獲得2020年度普惠金融擔保業務獎補資金550.41萬元。為進一步完善債務風險擔保體系,平滑國企到期還款壓力,化解地方債務風險,2018年市財政安排預算資金2億元作為市級債務風險擔保基金資本金,并啟動相關工作。經先后對市金控集團、市工投集團(格斯達公司)業務承載能力進行綜合比較后,最終市政府確定由工投集團格斯達公司作為風險擔保基金的運作主體。隨后,市財政局以注資形式將2億元撥付市工投集團,工投集團進行資本金配套后將資金撥付至格斯達公司,開展對國企到期債務平滑擔保工作,目前已運作近兩年。

三)設立市級產業發展基金支持現有中小微企業做大做強

過去幾年,我市已累計將2億元專項資金注資給市金融集團和工投集團。經國企按不低于1:1比例配資后,分別設立了現代服務業基金和先進制造業基金,通過“撥改投”、“專改基”形式聚合社會資本來扶持小微企業發展。從統計數據看,現代服務業基金已對外投資41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2130萬元;先進制造業基金已對外投資12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6580萬元。目前基金共計對外投資3.87億元,在近年來“嚴監管、控風險”信貸收緊情況下,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了低成本、長周期的可用資金支持,逆周期支持我市現有成長型企業做大做強。其中市級產業發展基金以股權方式投資聯瑞新材1800萬元,投資諾泰生物制藥1080萬元,助推聯瑞新材2019年10月10日在科創板成功上市,諾泰生物制藥也正在積極申報材料,有望在科創板上市。

()設立政府投資基金服務重點項目并帶動增量產業集聚

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發展基金是由省市共建的區域發展基金,注冊資金20億元,省財政出資10億元,市財政、市金融控股出資10億元。主要用于支持我市港產城融合發展,目前上合基金實際到位資金8.5億元。截至目前,上合基金已實現直接或通過子基金對13個項目完成投資52.75億元,其中母基金出資7.16億元,撬動社會資本45.69億元。助推國家級石化項目盛虹煉化一體順利推進,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為2019年6月所投的江蘇省重點工程、國家規劃的重大石化產業項目,基金積極參與國家級重大石化項目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合力省市國有企業成立55億元的專項基金服務重大項目,推動臨港石化產業盡快發展,上合物流園基金總認繳省、市盛虹煉化金額3億元,目前已出資1億元。以資招商初見成效,打造連云港光學材料產業鏈。光學材料產業布局,30億重大項目落地。2018年,基金為開發區招引30億規模的慧智OLED光學新材料項目落地。該項目可實現年銷售額90億元,可將市開發打造為全國領先的OLED光學材料基地,且該項目已入選省重點項目名單。目前項目1-3號車間廠房即將驗收,設備也于近期進場。2019年,基金招引另一光學新材料項目高馳新材料落地光學新材料產業集聚,項目總投資30億元,市開發區光學新材料產業集聚初見成效。

此外,我市各級財政部門還聯合各業務主管部門,運用減稅降費、社保等政策支持中小微企業渡難關。并積極爭取上級技改、科技創新、綠色金融等專項資金,惠及市場主體,支持中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下一步支持中小微企業工作設想

市財政、金融監管部門將強化責任擔當,加大工作力度,做好協調溝通,規范引導考核,創新金融產品,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一是發揮現有基金的政策效應。發揮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的行業監管職能,建立健全金融風險分擔機制,加大產業金融政策和銀政合作產品梳理、規范和整合力度,建立更加有效的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科技企業、制造業企業等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機制。加大對民營企業發債、科技貸款的貼息、獎補以及風險緩釋支持。強化對合作擔保機構、金融機構的業務考核,引入競爭機制,切實放大貸款倍數,放大有限的政府基金政策效應,實現預期設立的放大倍數目標并將該擔保基金納入局基金管理統一對外考核范圍,強化后續監管,督促擔保基金發揮更大效益。今年受疫情影響,我市財政減收保穩的壓力增大,年初市財政安排800萬元,會同省廳800萬元,共計1600萬元撥付給小微創業融資基金。今后財力允許的條件下,將逐步充實做大專項基金規模,切實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

二是進一步繁榮金融市場。會同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等部門,借鑒廣東、深圳等發達地區及省內其他市的先進經驗,創新金融產品,進一步加大對我城市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折不扣落實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政策,切實滿足各類市場主體生存發展的融資需求。通過完善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加大對普惠小微企業延期還本付息的支持力度,鼓勵商業銀行用好全面降準和定向降準政策,實現中小微企業貸款“量增價降”。著力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稅收優惠和獎補措施的宣傳力度,力爭做到應享盡享。加大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保障,做好支持小微企業金融服務。

三是規范為中小微企業增信。切實落實《關于進一步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加強融資擔保體系建設。進一步明確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范圍和職責,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發展壯大,充分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對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以及三農領域的融資擔保作用。推動擔保機構與國家融資擔保基金以及省融資擔保基金的對接合作,進一步優化信貸風險分擔機制。優化國有融資擔保機構考核機制,降低擔保服務門檻,免除反擔保要求,加大對首貸、信用貸的支持力度,并逐步將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以及三農領域的平均擔保費率和再擔保費率降至1%以下,降低小微企業貸款綜合成本,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貴問題。

四是做大政府投資金規模服務全市高質量發展。我們將對基金繼續增資,做大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發展基金規模,設立醫藥子基金和化工子基金。下一步,我們要努力將政府投資基金打造成整合資源、匯聚政策、支撐經濟的重要平臺,力爭招商引資項目順利落地,努力培育經濟發展培育新動能,為我市中小微企業及產業發展引資引才引智。

五是強化金融服務平臺建設。建設金融服務平臺,加強政府部門間合作,通過召開座談會等形式,了解中小微企業真實需求,拓展更加符合中小微企業需要的產品。強化與金融機構、擔保機構、融資主體的信息溝通,利用大數據等現代技術,信息共享、共用。實現中小微企業平臺發布需求,各業務主管部門平臺審核條件,擔保機構聯擔共保,各金融機構搶做業務的目標,不斷提升工作效率的目標。

感謝您對財政金融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連云港市財政局

2020年6月29日

聯系人:田濤

聯系電話:0518-85520680

抄送:市政府辦、市人大人代聯委



網站地圖 主辦單位:連云港市財政局

地址:連云港市海州區海連中路99號 電話:0518—85521530、85521521(辦公室)85521542(會計處)

蘇ICP備2023017687號

蘇公網安備32070502010592號

網站標識碼:3207000044

連云港市財政局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