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市財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領會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根據局黨組工作部署,按照年度工作計劃順利完成法治政府建設各項任務。《悟空說注冊會計師法》動漫獲中注協一等獎和最佳創意獎,2023年度法治財政標準化管理工作被省廳通報表揚,全省財政系統法治辯論賽獲第五名,“六位一體”法治財政標準化管理模式被評為市第五屆“十大法治事件”,公平競爭審查工作獲評市先進集體。現將2024年度我局法治政府建設相關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制度建設,確保“三到位”。一是確保責任到位。成立以局長為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各相關處室、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局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統領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下設辦公室(在政策法規處),各處室明確一名法治聯絡員,形成主要領導負責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處室配合抓的工作局面。二是確保經費落實到位。將法治建設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確保法治建設和普法經費的落實。三是確保職能發揮到位。以制度建設為突破口,完善各項工作制度,促進職能作用的發揮。
(二)加強自身法治建設,推進基層法治財政標準化管理。創建基層黨建“書記帶領 項目引領”創新工作,建立了“六位一體”法法財政標準化管理制度機制。研究出臺《市財政局關于開展2023年度法治財政標準化管理評價工作的通知》,將2023年法治財政標準化綜合評價指標內容分工提交局長辦公會研究審定并印發各相關處室和區財政部門落實,指導督促各單位落實法治財政建設任務。2024年度省財政廳對我局2023年度法治財政標準化管理工作進行現場調研和指導,評審通過,至此,我局已連續12年通過省廳評查。繼續在海州區、贛榆區、連云區財政局試行法治財政建設綜合評價,下發《市區級法治財政建設綜合評價指標(2023年)》,開展對區財政局法治財政建設工作調研指導,三個區財政局法治財政工作通過市局評價。
(三)用“三個一”創新模式強力推進財政普法。“三個一”財政法宣標準化管理模式:即一套規程控操作,一個標準定評價,一支隊伍保落實,被省廳評為單項創新項目。印發2024年財政法治工作要點和宣傳教育計劃、財政宣傳月活動計劃、市財政普法自評價參考表等制度文件,編印2024年財政惠民宣傳冊。聯合縣區財政局志愿者到同興鎮軸北村、白虎山廟會、中云街道范莊村開展“法律六進”財政惠民政策宣傳活動,為群眾零距離解答相關財政惠民政策。組織局主要處室赴開發園區方洋水務、天邦集團、富泰新材料等企業開展座談交流,進入企業生產車間,了解企業運行情況,聚焦企業發展需求,靠前服務,送政策上門,解讀惠企惠民財政政策,研究企業需求,協調幫助企業解決困難,提升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助推“四聯四促”活動取得成效。利用重要節點,組織志愿者開展民法典宣傳月、12.4憲法宣傳周、財政宣傳月活動;組織局行政執法人員線上線下培訓、參加網絡普法答題等活動。指導落實《市財政局“八五”學法普法目錄清單和落實2024年“誰執法誰普法”責任清單》,組織市企和相關企業人員參加全省財政宣傳月政策咨詢和送教上門活動。在內網開設“法治課堂”6期,組織全局廣大職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觀看民法典動漫,學習《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等法規,張貼法治宣傳標語等,營造了良好的機關法治文化氛圍。
(四)依法行政,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及時調整公示市財政局行政權力清單、自由裁量基準、重大行政決策目錄清單,公開政府性基金收費目錄、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涉企收費等清單,公示年度政府采購目錄清單,公開編制涉企合規指導清單,開展2023年度執法案卷評查,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督查案件辦理的事實認定、辦案證據、執法程序、執法內容、法律適用、裁量基準、內控制度和“三公開”等情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完成依申請公開、投訴處理、信訪件、合同協議、行政復議和《市級知識產權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規范性文件等合法性審查33件,對局發286件文件再審查,涉及公平競爭政策審查7件。因新會計法修訂及時修訂公示局行政處罰聽證程序規定和《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相關條款,開展《市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規范性文件后評估。參加省市組織的法治專題培訓,辦理行政復議件1件,經溝通因申請人申請撤回復議案件終止。加強行政執法人員培訓和執法證件管理,印發《市財政局行政執法人員培訓辦法》。
(五)全面優化行政服務工作。堅持服務優先,開展對企監管,指導、督促縣區財政部門實現“互聯網+監管”事項應領盡領。制定部門檢查計劃,開展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檢查;制定“綜合查一次”檢查計劃,將黨政機關會議定點場所檢查、會計代理記賬機構檢查、國有金融企業財務管理檢查等3項檢查事項均列入市“聯合雙隨機”檢查計劃,并建立相應的檢查對象庫和檢查人員庫。推進行政權力、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做好網上中介超市入駐審核,不斷提高財政行政權力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網辦率和辦理深度。分解落實市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年專項行動方案任務,及時上報市委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人大代表調研問題建議辦理情況等材料。創新“免申即享”事項,今年以來兌付工業APP獎勵、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獎勵等13項。
二、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一)強化法治學習制度,嚴格依法行政。局長和局領導班子成員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通過自學、集中學、會上學、會前學等多種途徑,加強自身在政治理論、業務知識、法律法規方面的學習,努力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在法律法規學習上,注重學以致用,強調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堅持黨組學法制度,提高黨組成員法治觀念。在行使職能過程中、在重大事項決策上,堅持先法制審核后研究,無與法律法規相抵觸的現象,堅持集體研究,形成的文件無被撤銷、責令修改或停止執行的情況。
(二)加強法治工作領導,統籌推進法治建設工作。充分發揮黨組在推進本局法治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將法治建設納入本局發展總體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部署、同推進、同督促、同考核、同獎懲。2次聽取法治建設工作專項情況匯報,及時研究解決法治建設中的有關重大問題。健全完善黨內法規制度,做到制度治黨、依規治黨,加強督促檢查,提高黨內法規制度的執行力。嚴格依法依規決策,充分發揮本單位法規處和法律顧問的作用,重大決策集體討論決定前,嚴格實行合法合規性審查,提高依法決策水平,同時主要負責人按要求出庭應訴。
(三)堅持底線思維,筑牢財政運行安全防線。貫徹執行預算法、會計法等財經法規,依法依規組織收入,做到應收盡收、及時入庫。加強財政資金資源統籌,推動優化支出結構,強化重大建設任務和基本民生財力保障。始終把科技作為重點支出領域優先予以保障,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健全完善重大決策集體決策機制和規則,落實合法性審查制度,重大財政決策、大額資金安排、重要工作部署等堅持集體研究。明確財政重大決策范圍和程序,對決策主體、決策流程、法定程序、法律責任予以規范,強化決策法定程序的剛性約束。
三、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過程中,我們雖然嚴格履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離市委、市政府和上級部門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通過自查我們發現,一是普法宣傳方面,職工普法意識以及普法深度和廣度還不夠,二是對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律知識培訓不夠,主要是認識不夠深刻。
四、2025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主要安排
(一)深化法治財政管理。一是做好市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法治連云港建設目標各項任務落實,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二是嚴格程序,加強培訓,提升法治意識,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加強調研,防范財政法律風險。對局將作出的增加行政相對人的義務,或減損權益的行政行為,必經合法性審查環節,做到依法行政。督促落實局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認真學習新《會計法》《江蘇省行政程序條例》《江蘇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等法規,嚴格公平競爭等合法性審查,總結全市法治財政和普法工作經驗和不足,建立長效機制,完成省、市、局布置的相關各項法法工作任務,打造陽光財政、法治財政、透明財政和高效財政新形象。
(二)強化財政普法工作。制定自評價辦法,對標對表推進落實“八五”財政普法最后程各項任務。繼續開展財政“法律六進”普法宣傳教育活動。加強法規學習,以案說法,營造法治財政良好環境,進一步提升財政職工法治思維水平和運用法治方式處理財政事項能力,形成持續健康的法治生態。開展財政宣傳月、12.4憲法宣傳周、民法典宣傳月等活動。推進落實好黨組學法計劃和“誰執法誰普法”責任清單。
(三)加強財政法律風險防控。深入調研財政工作中的涉法涉訴法律風險,提出防范和化解辦法,堅決杜絕不利法律后果發生。對當前社會關注度高、涉法涉訴風險較大的信息公開、政府采購投訴處理、財政事項管理、信訪投訴舉報、專項資金管理等財政重點領域,進行重點研判,切實依法規范。尤其是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引起的行政復議和訴訟、財政檢查等領域因答復、投訴等涉法涉訴案件有所上升情況,一方面要通過法治財政管理,依法依規辦理政府采購投訴處理、信息公開答復事項和作出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另一方面,針對辦理過程中暴露出的典型問題,在具體法律制度仍不完善的情況下,有效運用行政指導、行政調解等柔性執法方式,鈍化矛盾,化解糾紛。對具體財政行政行為引起涉法涉訴不利局面的責任人依規試行約談、問責機制,服務財政中心工作,為財政各項任務完成提供堅強的法律保障。
網站地圖 主辦單位:連云港市財政局
地址:連云港市海州區海連中路99號 電話:0518—85521530、85521521(辦公室)85521542(會計處)